
潘鞍,男,1956年出生于中国,杰出华人艺术家,澳大利亚油画学会理事。在绘画创作上,他以沉稳扎实的油画艺术形式和豪放洒脱的运笔技巧,融合了澳大利亚自然风光中的绚烂色彩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意蕴,创造了独具风格的绘画空间,成为学贯中西、也享誉中西的杰出艺术家。无论是红色题材创作,还是旅居澳洲时的艺术实践,潘鞍的作品始终和黄永玉一样,刻着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最原初印记:民族之思、乡土之情、文人之气、抱朴之素。这样的“艺术鬼才”是如何炼就的呢?让我们回到上个世纪潘鞍成长的起点。
潘鞍,五岁习画,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天才。1965年,刚上小学的潘鞍画了一幅名为《我要当个饲养员》的连环画,不仅在学校获了奖,还登上了当地报纸,成为远近闻名的“艺术神童”。小学三年级他开始接触漫画,当邻居小孩还在贪玩,他却画了大量人物漫画。小学六年级,少年潘鞍已经把领袖画像和具有那个年代特征的墙绘画得出神入化。
小学二年级在当地报纸发表的作品《我要当个饲养员》

上了初中,潘鞍对画画更加痴迷,画作也越发成熟,是远近知名的“艺术鬼才”。初三时,被原美协主席刘大为的老师——美术教育家兰尚廉老师慧眼相中,自此潘鞍和刘大为成了同门师兄弟,同期潘鞍和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在包头都是名声鹤立的绘画天才。陈丹青画友、旅美画家韩辛在澳大利亚看到潘鞍小时候的画后赞不绝口,称其少年时期的画作不输陈丹青。
高中下乡期间,从小就有一颗爱国心的潘鞍一直想当兵,但那个年代当兵的名额有限,前来征兵的美术指导看了他的作品后赞不绝口、破格录取。伴随着汽笛声,他乘火车一路北上来到呼和浩特,为部队画幻灯、画主题创作,休息时就给战友们画写生、画速写,成为享誉军中的“艺术全才”。
中学时期的水粉、素描人物写生作品
中学时期的速写人物写生作品

潘鞍在部队从事美术创作时期的照片

大学毕业工作数年后,醉心艺术的潘鞍决定走出国门,追求艺术创作的同时,把中国的文化艺术呈现给西方世界。1990年潘鞍来到澳洲,和沈家蔚一样,从给当地人画肖像开始传播中国艺术。四年时间,潘鞍创作了数千张肖像作品,为众多澳洲及世界各类名人创作了大量街头肖像写生,深受喜爱,他的作品不但能引起对往日生活的回忆,触动美的感受,更能激发观者的思绪共鸣。一时间,潘鞍成为澳洲艺术界炽手可热的冉冉新星。
2003年,潘鞍的油画作品《虞美人》在澳洲掀起了一阵新的狂热。因为深受中国文化的沁润,潘鞍的《虞美人》结合了中国画泼墨的画法以及西方绘画中大胆的用色,又以书法的形式加入了唐诗宋词的意境——“人比黄花瘦、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这个系列的作品深受到西方世界的追捧和喜爱,当地人称他为“poppy men”,意思是画罂粟的男人,足以看出西方世界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程度。潘鞍,再次成为“中国艺术”的象征。
《虞美人》

2012年,不断挑战和超越自己的潘鞍应中国油画院院长、儿时画友杨飞云之邀,在中国油画院深入研究新时代的中国油画创作。2014年开始,他和时任军博展陈部部长、战友李跃进共同创作了大量红色主题创作,并多次入选全军、全国美展:《毛主席会见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河南独树镇战役》、《湖北八一起义纪念馆》、《新疆军区》、《周恩来纪念馆》、《安源工人运动纪念馆》等等……这一系列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艺术杰作,成为“艺术鬼才”潘鞍的又一个创作高峰,其中,《毛主席会见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被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收藏,成为两国友谊的珍贵见证。
《毛主席会见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

三十年前初来澳洲时为了生存潘鞍学习建筑,并成为澳洲第一个华人建筑商,也为自己的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厚的经济基础。三十年来,潘鞍一直坚持实践自己的艺术创作,而受地理、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如固有色和原色、色彩斑斓的树木等等,都激发了潘鞍的创作,为作品增添了许多灵气。始终不变的,则是潘鞍作品中刻骨铭心的对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原初印记:民族之思、乡土之情、文人之气、抱朴之素。而潘鞍的艺术大名也在长年的坚持中逐渐享誉整个澳洲乃至西方艺术界。30年间,旅居海外的潘鞍每个年度都有自己的艺术个展,并成为澳洲艺术界的年度盛事,被澳大利亚报纸头版争相报道,成为轰动澳洲和西方世界的“中国艺术鬼才”。

2020年,不断自我超越的潘鞍,又开始在艺术创作中创造性地融入当代艺术的一些表现技法,各种重大历史事件通过他的画笔记录,瞬间便能将观者带入当时的场景。潘鞍坚信,中国艺术一定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他认为西方绘画无论从形式上、材料上都已经走到尽头了。因为绘画是实践性的学科,实验性的活动,需要大量的实践,而现在中国艺术家在绘画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绝对性优势。潘鞍认为:艺术家是感性的,不能从市场角度下功夫,而是需要感情上的“冲动”,要有能打动艺术家自身的灵感,并且通过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作品,打动这个世界和时代。

2023年6月13日,潘鞍首次国内个人艺术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启幕。此时潘鞍的绘画技法早已远远高于西方画家,并几乎拿遍了澳洲的各类重大绘画奖项。潘鞍曾说:“我不为自己,就是想把中国的传统艺术传承下来,在世界上把中国画家的风采展示给大家。”殊途同归,和在国内笔耕不辍的“艺术鬼才”黄永玉一样,潘鞍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继往开来的传承者,而多年的国外艺术创作生涯,更让潘鞍成为中国艺术在西方的真正践行者。
如今,这个60多岁、有着文化优势、能力优势、技术优势、材料优势、画面把控能力极强的艺术家,只想把余生所有精力都用在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播上。他希望自己可以像小时候画画一样,心无旁骛,不改初心。这个黄永玉一样的“艺术顽童”,他,可以做到吗?
经典作品鉴赏
评论 (0)